物聯網

未來制造業(yè)中的5G元素

ainet.cn   2020年10月28日

導讀

  5G也許無法立即提升第四次工業(yè)革命(4IR)的內在生產力,但無論哪個制造商都無法忽視它的潛力,在不久的將來,5G將助力工廠實現許多新技術和新流程的應用。

  第四次工業(yè)革命(4IR)所依賴的技術大多已經完備 —— 至少從理論角度而言。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3D打印、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高級傳感器和物聯網(IoT)、云計算、虛擬和增強現實、先進數據分析 —— 這些技術無論是應用于供應鏈、生產過程還是提供給客戶的產品和服務,大多數制造企業(yè)都認同這些技術的價值,但目前卻很少有企業(yè)在整個運營過程中押下重注來部署這些技術。

  普華永道與美國制造業(yè)協會在2019年的研究表明,超過半數的制造商僅處于嘗試新興技術的起步階段,有的甚至遠未啟動。如今,超高速、超靈活的5G無線通信技術已經在全球各地開始應用。5G技術將會帶來高度可靠、幾乎瞬時的數據連接 —— 這是支持智能工廠、互聯供應鏈和物聯網賦能產品等愿景的關鍵組成。

  5G也許無法立即提升4IR的內在生產力,但無論哪個制造商都無法忽視它的潛力,在不久的將來,5G將助力工廠實現許多新技術和新流程的應用。

暢想智能制造

  現代工廠已然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環(huán)境。即便不是現實情況,4IR有望推動各種組織在制造業(yè)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先進的機器和機器人裝載了大量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與云端的高性能分析引擎相連接,完成對設備性能的評估,管理生產計劃,保證供給并安排工廠內的各項活動。

  想象一下5G網絡是如何改造工廠的:5G的網速高達10Gbps,遠超wi-fi,而且其接近于零的延遲將會減少人們先前對于無線協議的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擔憂。

  擺脫了有線網絡,5G將帶來更高的靈活性,支持高速的制造環(huán)境。與有線網絡或以前的無線設備相比,部署了5G網絡的工廠可以將更多傳感器納入網絡連接,最終實現萬物互聯。

  5G如何提高生產力以下方面最有潛力實現優(yōu)化:

  ?生產優(yōu)化。實時獲取設備、庫存和生產的數據,使企業(yè)可以詳細地分析生產模式。根據這些信息,企業(yè)就可以確定工廠生產活動的正確順序,使流程最優(yōu)化,同時有助于提高生產周期的流暢性,減少浪費。

  ?模塊化工廠。5G的大密度、高速度、高帶寬和低延時將帶來相當大的靈活性。制造工具和機器人得以迅速反復利用,提高了效率,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實現大規(guī)模定制和按需生產的環(huán)境。

  ?企業(yè)連通性。5G有助于工廠的基礎設施、運營技術和資源與企業(yè)IT系統的整合,優(yōu)化工廠生產流程并實現遠程控制。

  ?人機界面。5G的高速度和大密度可以為員工提供移動數據和可視化解決方案的手段,例如平板電腦和增強現實裝備,讓員工能與機器和產品進行可視化交互,從而將他們從固定的計算機終端解放出來。

  ?供應鏈整合。隨著供應鏈透明度的提高,5G網絡集成到工廠生產工具中可以保證快速、自動地補充零部件和供應物資,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延遲,提高效率。

  ?預防性維護。密集的傳感器陣列能幫助企業(yè)即時監(jiān)控生產設備的狀態(tài),反過來也使企業(yè)可以根據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在問題出現前預測非定期維護的需求,也有助于綜合設備供應商實施遠程診斷。

  ?安全。各種傳感器的應用和5G接近瞬時的響應時間,將營造十分安全的制造環(huán)境,現場所需的員工更少,緊急關閉信號響應更靈敏。

  以一家生產噴氣發(fā)動機金屬葉盤的德國制造商的經驗為例。制造葉盤的過程漫長而復雜,

  導致次品率高達25%,而且在產品完工之前無法識別出有問題的葉盤。安裝能夠實時檢測潛在故障的傳感器,并利用5G網絡將它們連接起來后,制造商就能夠在故障發(fā)生之前停止機器。結果是:次品率顯著下降,葉盤的單個平均生產成本節(jié)省了數千歐元。(來源:普華永道)

(轉載)

標簽:5G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億萬克
專題報道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簡稱“WAIC 2025”)將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覽館舉行... [更多]

加入全球AI浪潮第一現場
加入全球AI浪潮第一現場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將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覽館舉辦,本屆大會主題為... [更多]

聚力同行 · 新智“碳”索
聚力同行 · 新智“碳”索

“新華社-智能·零碳”項目策劃以“聚力同行·新智‘碳’索”為主題的新能源專題,主要圍繞光伏、儲能、鋰電、氫能、風能五大新... [更多]